学校深入开展“红色基因传承行动”教育活动,全体师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的谆谆教诲,深入广泛开展了“红色基因传承行动”主题教育活动,坚持用红色基因培根铸魂、固本培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一、宣扬红色文化,营造浓厚氛围
结合理工科职业育人工作实际,在校园内开设了“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专题宣传栏;通过电子屏、黑板报、校园广播、网络等阵地对青年学生实施爱国爱党、英雄主义和革命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了传承红色基因的浓厚氛围。提别是领导干部带头登台,给广大青年学生讲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更是激发了广大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热情。
二、参与红色活动,争做时代新人
通过组织“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升旗仪式、歌曲比赛、主题班会、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对全体高职学生进行了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实践者,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的重要指示精神。
三、重温入党誓词,强化理想信念
举行党诞生周年纪念日主题活动,组织全体党员教师重温入党誓词。增强党员教师的党性观念,激励每一位党员教师以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行,牢记党的宗旨,立足岗位奉献,履行党员义务,做一名称职的、合格的,无悔于党员称号、无悔于人民教师光荣称号的合格党员。
四、突出师德师风建设、突出政治标准
织全体教师利用每周2、5下午的政治业务学习会,注重引导全体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切实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五、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学院思政工作,2018年10月12日院党委研究决定成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牌子加挂在思政部。同时加强领导力量,成立了由学院党委领导兼任院长、宣传部部长兼任副院长的领导机构。一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开展活动,加入了陇东南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积极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交流学习,为今后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按照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积极稳妥地推进规范化建设,为红色基因传承筑牢思政基石。
六、建立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建立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我校落实新时期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工作。将我校周边革命老区、革命纪念馆逐步创建成我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开展丰富多彩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对于弘扬和培育机电学子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团结和鼓舞全校师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院先后在两当兵变纪念馆、邓宝珊将军纪念馆筹建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点以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学习党史、参观实物场景、开展丰富的革命传统主题教育活动为主要形式。每年多批次组织优秀师生代表开展实践研学,组织思政工作“三支队伍”开展主题活动,组织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成员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通过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激发师生学好新思想、熔铸爱国怀情,砥砺强国志向,践行报国使命。努力营造“红色引领、师生奋进”的生动局面,切实解决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助推机电学院优质发展。
七、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引领示范作用显著
为引导机电青年学生深入理解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学生骨干,2019年5月学院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研习社注重实践育人,通过积极开展典型示范、直观体验、校内校外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充分发挥骨干引领带动作用,带动并在机电青年学生中形成辐射作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真正使这一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在机电青年中深深扎根。
2019年6月21日,研习会赴天水市人防办开展主题交流活动。通过直观体验和互动交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优越性、新时代繁荣稳定局面的来之不易。
2020年6月2日,为大力弘扬抗疫精神,研习社开展了“援鄂英雄进校园 家国情怀励师生”主题活动,邀请甘肃省援鄂医疗队第一批逆行者王小霞讲述援鄂先进事迹,激励机电青年强化责任担当、凝聚抗疫正能量。
充分发挥学院思政课育人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一是在全校使用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坚持基础理论知识、重难点内容讲授到位,不忽略基础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坚持系统讲授、专题深化和形式多样的“活动课堂”相结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深入浅出,突出重点,兼顾学生全面发展,确保“管用”、“实效”。二是今年疫情特殊时期,及时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及时做好了疫情思政大课、疫情防护引导融入思政课,有效地将“社会战‘疫’大课堂”与“思政课战‘疫’小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帮助学生深刻了解中国制度、中国精神,用鲜活案例、感人事迹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时代责任和青春担当、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实现疫情防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同向而行。
九、努力构建“处处有思政、人人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为了全面推进学院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全面提高课程育人实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在2019年原有课程思政试点工作基础上,2020年围绕优质发展,全面推进以促进学生“价值观养成”为核心的思政素质和以“工匠精神”为内核的职业素质协同提升工程。
十、积极开展讲“四史”主题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重要指示精神,教育引导高职学生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2020年学院积极开展讲“四史”主题活动,通过在高职学生中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教育引导机电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力行,做到今昔对照、融会贯通,不断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